首页

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团队

科研动态 > 集合物种分布模型(SDMs)揭示环境适宜性和自然保护区对广东省中华穿山甲保护的影响

集合物种分布模型(SDMs)揭示环境适宜性和自然保护区对广东省中华穿山甲保护的影响

日期:2024-04-29来源:本站

明确濒危物种的分布模式和驱动因素有助于提高就地保护的效率,对于野生动物保护至关重要。对于极度濒危的中华穿山甲,目前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强调负面的人为干预,而忽略了环境适宜性和积极的人为干预对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

广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穿山甲种群最多的省份之一,是野生动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代表。近年来广东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截至2022年,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7%。然而,目前中华穿山甲的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保护效率和就地保护的缺口,还没有得到明确的量化。

因此,我们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获得了中华穿山甲的普查数据。结合气候、地理、人类、土壤和植被5类环境变量,利用BIOMOD2中的5种算法构建了中华穿山甲的物种分布模型(SDM)。得到了环境变量的重要性曲线和响应曲线。以临界值作为划分生境和非生境的阈值,通过叠加分析计算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的生境覆盖度,并将保护空白区可视化。结果表明,中华穿山甲在广东的潜在分布范围广、碎片化,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年平均气温(与海拔高度相关)和最暖月份最高气温是主要影响因素(贡献率 > 10%),距自然保护区的距离和人类足迹指数是次要因素(贡献率 > 5%)。目前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网络覆盖了约23%的中华穿山甲潜在栖息地。拟建的南岭国家公园还无法保护广泛分布的中华穿山甲。在粤东和粤北,包括梅州、河源、韶关、惠州和清远等市,仍有大片适合中华穿山甲的栖息地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我们建议进一步扩大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以覆盖邻近地区中华穿山甲的适宜栖息地,并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保护效率。

本研究成果以《Ensemble SDMs reveal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suitability and nature reserves on conserving Chinese pangolins in Guangdong, China 》为题在《投注app》上发表。我团队科研人员高海洋博士和团队首席专家华彦博士分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doi.org/10.1016/j.jnc.2024.126617

图1 广东省发现的中华穿山甲点位

图2环境变量的平均贡献率和偏差

图3 BIOMOD2预测的中华穿山甲在广东的物种分布模型

图4 12个环境变量对最终集合SDM的平均贡献率

图5 环境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响应曲线

图6 广东省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和拟建的南岭国家公园对穿山甲潜在栖息地的保护缺口